平溪站-張君雅小妹妹的小鎮

電視廣告裡,村子的廣播器大聲放送著:

「張君雅小妹妹,你家的泡麵已經煮好了,

你阿嬤限你一分鐘以內趕緊回去呷……」

這時只見,仍穿著學校白衣黑裙的她,套著笨重的木屐,

喀隆喀隆,著急地跑下石板道的巷弄,趕回家去。

 

這一淳樸的小鎮畫面,相信大家都還印象深刻。

張君雅跑過的石板道叫中華街。

如果這是真實的故事,

我猜,她本來可能正在鐵道邊和同學玩耍,

那兒有一家打鐵舖,老師傅已經很少開爐。


此段中華街約一百公尺。

按理,張君雅小妹妹跑下去的時間,

可能是下午放學沒多久,也有可能是暑假。

總之,這時段絕不是例假日。

如果是那時候,張君雅一路跑下去,

絕對會撞到許多遊客。甚至,根本不用跑了。

街上太多遊客的喧嘩聲,

再如何廣播,恐怕都沒幾人聽得清楚泡麵的訊息。

張君雅趕回家的路上,會先經過幾家仍在營業的老店。

右邊的新建益商號,裡面擺列著五金和農耕器具。

三四十年前慣用的農家物件頗多。

老板娘最愛津津樂道,

張君雅跑下去的場景,彷彿昨天才發生。

一提到她,好像在談出嫁的女兒。

斜對面則有一家雜貨行,叫新永隆商店,

販賣一些傳統的食材,都會罕見的蘿蔔絲、紅花米等,

這邊還相當常見。

它的旁邊是一間此地著名的順發黑豬肉舖,這時可能打烊了。

張君雅繼續跑。越過平溪橋前,

橋頭有一家咖啡簡餐店,但經營沒多久就歇業。




此一早夭,告知了,此地並不流行咖啡這種時髦飲料。

隔鄰的菁桐迄今約有八九家,這兒卻一間也難以維生,

顯見兩個小鎮間,

在生活內容與觀光發展上,勢必有著微妙的歧異。

越過平溪橋時,

旁邊牆壁漆塗著愛護社區、關懷他人之類的標語和漫畫。

這些圖文被刻意彩繪,似乎突顯了,

此一小鎮意欲維持的民風。

隨即,張君雅來到了小鎮唯一的十字路口。


如果她家在左邊,沿著這一方向的石底街,

起始就是間賣稻草庚粿和刺殼粿等鄉土糕食的小店。

但這款時日,沒什麼客人,製作的老人多半在二樓休息。

只有對面的手工芋圓依舊熱賣,便宜大碗,芋頭又特別香。

美好的口碑,早就傳開甚久。

晚近,它也常被拿來和九份的芋圓比較。

此間的芋圓原料主要來自大甲,早年是一位老先生經營,

後來由外甥女承繼,已經開了三十多年。

張君雅若住的更遠,接近石底橋那邊。

她還會經過更多店家。

比如,她偶爾感冒要拿藥的瑞安診所,

專賣豆餅和中藥草的雜貨舖,


還有名聞遐邇的福昌餐廳。這家店以傳統的辦桌料理出名,

在餐廳從事炊煮工作的,都是老嫗和老漢。

平溪小鎮的餐飲特色,當以此店為鵠首。

張君雅的家若是從十字路口繼續往前,那兒是公園街。

一家倚著鐵道斜坡搭起的小攤,叫紅龜麵店,生意挺興隆的。

一對小姊妹花放學時,常在這兒幫忙父母。

例假日,更常忙得不可開交。

她們都就讀平溪國小,

學校就這麼一百人,張君雅一定認得她們。

假如張君雅的家位於學校附近,

她應該向右轉,經過裝潢煥然一新的山泉豆花店,

還有那間主要販售著阿嬤化妝品的雜貨舖,

裡面還陳列著救面真珠膏、白熊脂潤膚霜...

和明星花露水等舊式的化妝保養品。

她若繼續往上跑,旁邊就是每隔一段時候,

都得去剪頭髮的晴雯理髮店。

然後,再過去,從立著綠色老郵筒的郵局,

往上瞧,小學校就不遠了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今天逛書店是看到劉克襄寫的11元的鐵道旅行~

好奇之下拿了起來看看...呵!沒想到他第一偏就介紹平溪!

這對阿爸阿母老家都在平溪鄉的我真是有股親切感呀!

上博客來抓了介紹~大家有興趣可起去看看啦!

(http://www.books.com.tw/books/series/series9789573264729-2.php)

 上面的文章是抓的,照片則是我之前拍的喔!

 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向陽處的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